《诗经:君子于役》鉴赏

发布时间: 2025-08-23 11:32:36

《诗经:君子于役》鉴赏

《君子于役》,《诗经·王风》的一篇。是一首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全诗二章,每章八句。是一首写妻子怀念远出服役的丈夫的诗。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诗经:君子于役》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曷其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注释:

1、君子:本文指丈夫。

3、曷:通“何“,何时。

4、至:归家。

5、埘:音时,鸡舍。

6、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7、佸:音活,聚会、相会。

8、桀:通“撅”鸡栖的木架。

9、括:通佸,聚集,此指牛羊放牧回来关在一起。

10、苟:大概,也许。

译文: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归期漫漫真是久长。

哪年哪月才能归来,家鸡进窝真是匆忙。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牛羊纷纷走下山岗。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教我如何停止思量!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没日没夜真是漫长。

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家鸡进窝已经安顿。

眺望夕阳不断西沉,纷纷下坡是那牛羊。

丈夫服役远在异乡,愿他没有饥渴情状。

《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全分为两章。

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面服役之事,抒发盼夫归来的感情。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用“赋”的手法点明所要吟咏的事,极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第二层从“鸡栖于埘”到“羊牛下来”、从侧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外出却无归期。第三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第二章直接承上章,希望能够和丈夫相见,表达了对于服役丈夫的惦念。分三层:第一层从“君子于役”到“曷其有佸”、再次重申役期漫长,“曷其有佸”承上章“曷至哉”。第二层从“鸡栖于桀”到“羊牛下括”、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第三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诗中写这位妇女的心理非常细致真实,她看到羊牛归来,自然会联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她极力抑制这种思念之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吧。但这又怎能做得到呢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她。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千百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君子于役》抒写在家的思妇盼望久役在外的丈夫回家的感情,诗选用了夕阳下山、牛羊牧归的场景触动的情感,所谓触景生情,自然会引起一番惆怅,但她又思念化为祝愿苟无饥渴,聊以慰藉,又可叫人体味这位思妇的温存了。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启发的荒荒的空了一块。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邓翔曰:“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所解不差。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境象稍近的,后世有《敕勒歌》: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但彼有《君子于役》之大,却没有它的小。若将《诗》比《诗》,则《卫风-伯兮》有《君子于役》之小,《邶风-雄雉》更于小中别有襟抱;《君子于役》,却是广漠之大中孑然一个零丁之小,在这大和小的截然却又是浑然中,“如之何勿思”乃一字一顿那么不容置疑,而真正成为弥漫于天地间的生存的呼唤。

“不日不月”,仍承“不知其期”来。或解此为不可计以日月,言时日之久,但依焦琳说,此句意为“孤寂无依,无以度日月”,即“过不成日月”,似乎更好。贺贻孙曰:“‘苟无饥渴’,浅而有味。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仍是在最家常处,也是生存之最根本处,写出深深的忧思和怀念。焦琳曰:“‘不知其期’,‘苟无饥渴’,皆思心所必有,而说者据此以为王之遣役确未告以归期,确不思其危难,以为世之盛衰可由此观焉。恐诗虽可观盛衰,亦未必可如此观也。”所论极是。而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生存的呼唤中么。在《君子于役》,我们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何如感受生命。

拓展阅读

1、偕老》的

偕老》,为先秦时代鄘国华夏族民歌。全三章,一章七句,一章九句,一章八句。一的主旨,除清魏源《古微》以为是哀夷姜之外,古今各家多从《序》之说,以为是刺宣姜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歌总集。下面是关偕老》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

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

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注释】

偕老:共同生活到老。

副:王后的首饰。

筓:簪。

珈:饰玉,又称步摇,加在筓下,垂以玉,有六个。

委委:步行很美的样

佗佗:身材长大美丽。

如山如河:形容疑重、深沉的样

象服:华丽的礼服

不淑:不善。

如之何:奈之何

玼:音此,花纹绚烂,形容玉的色彩很鲜明。

其之翟也:绣着山鸡图案的象服

鬒:音诊,美发,形容头发又黑又密。

髢:音敌,用假发编织的髻。

瑱:音掭,耳坠

揥:音替,剃发针

扬:广场,指前额宽广方正。

皙:白色。

胡:何,为什么。

瑳:音搓,形容玉色洁白。

展:展衣,用白纱制作。

絺:音吃,细葛布;

绁袢:夏天穿的薄衫

清扬:形容眉清目秀,容貌漂亮。

媛:美女

偕老》一的主旨,除清魏源《古微》以为是哀夷姜之外,古今各家多从《序》之说,以为是刺宣姜之作。不过,《毛序》云:“《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之道,故陈人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偕老也。”孔疏云:“毛以为由夫人失事之道,故陈别有小内有贞顺之德,外有服饰之盛,德称其服宜与偕老者,刺今夫人有淫泆之行,不能与偕老。”他们显然认为此所写的服饰仪容之美属理想的“小”(国之妻)。而朱熹《集传》则说:“言夫人当与偕老,故其服饰之盛如此,而雍容自得,安重宽广,又有以宜其象服。今宣姜之不善乃如此,虽有是服,亦将如之何哉!言不称也。”他以为服饰仪容之美乃是反衬宣姜人品行为之丑。在这点上今之学者又多从朱熹之说。

三章,首章七句,次章九句,末章八句,错落有致。首章揭出通篇纲领,章法巧妙。宣姜本是卫宣公之伋的未婚妻,不幸被宣公霸占,后来又与庶顽私通,劣迹斑斑。“偕老”一句基此而来,起调突兀如当头棒喝,寓意深婉,褒贬自明。“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四句造语奇特,叙服饰与叙仪容相交叉,词藻工美,极力渲染宣姜来嫁时服饰的鲜艳绚丽,仪容的雍容华贵。末二句“之不淑,云如之何”,逗露讥刺,全惟此二句是刺意,其他均是赞叹称美之辞,但此二句与“偕老”一句遥相呼应,暗自缀合,含蓄蕴藉,藏而不露。

次章与末章用赋法反覆咏叹宣姜服饰、容貌之美。次章起始“玼兮玼兮”六句与末章起始“瑳兮瑳兮”四句复说服饰之盛,次章“扬且之皙也”三句与末章“之清扬”四句是复说容貌之美。“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二句神光离合,仿佛天仙帝女降临尘寰,无怪乎姚际恒《通论》称此为宋玉《神女赋》、曹植《洛神赋》之滥觞,并谓“‘山河’、‘天帝’,广揽遐观,惊心动魄,有非言辞可释之妙”。“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二句巧措辞,深意愈出,余音袅袅,意味无穷。这两章造句齐整,意象迷离,所以陈继揆《读风臆补》说:“后两章逸艳绝伦,若除去‘也’字,都作七字读,即为七言之祖。”

反覆铺陈咏叹宣姜服饰容貌之盛美,是为了反衬其内心世界的丑恶与行为的污秽,铺陈处用力多,反衬处立意妙,对比鲜明,辛辣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2、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精选典唐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这是一首贬谪之人送别贬谪之人的,故而与一般的送别有所不同。《新唐书·贾至传》载:贾至因“坐小法,贬岳州司马”。岳州治所在巴陵,即今湖南岳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首二句即交代自己被贬的历,那年恰是暮春三月,自己心境也如那空中纷飞的柳絮,纷乱无章,直到梅花开放的冬天才来到了三湘。“三湘”,当指潇湘、资湘、沅湘合称的三湘,这里又泛指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一带。这二句对仗极为工稳,在整饬之中,显出流动,通过柳絮、梅花、洛阳、三湘等表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变化,更主要的是显示出人生离合的无常,但这不仅是喻指自己,也包含王八员外。

“世情已逐浮云去,离恨空随江水长”,三四两句转而抒情。“世情”,即所谓世俗人情,但用句中,并联系他们共有遭贬的历,又当是指他们所历的人情冷暖,世间的悲欢离合,现如今这些令他们痛苦不已的感受都已随浮云飘散了,而留下来的是对世态炎凉的认识,更有的是这一对天涯沦落人之间的友谊,故而末句人才说“离恨空随江水长”。但何以又说“空随”呢?这实际上是说彼此的离愁别恨并不因分别而消却,而是有如长江之水般,悠长不绝。

整首歌叙事、写景、抒情结合得十分完美,如首二句在叙事中包含了写景,也蕴含了作者遭贬后抑郁的情怀,三四两句则是即景抒情。歌四句中全用对仗形式,不仅对得工整,而且显出灵动,不板滞。这首短在用词上也颇具特点,特别是动词的用法,如“飞”、“别”、“发”、“到”、“逐”、“散”等,不仅很好地达到了表情达意的目的,传达出作者彼时的心境,感情波澜的起伏,也使得歌的画面更具多变。

3、刘禹锡杂曲歌辞·浪淘沙《其八》精选典唐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首是组的第八首,人借淘沙自写身世,表明谗言和被贬都是不能持久的,只要自己不辞辛劳,如淘沙般地天天淘洗,终有沙尽见天日的一天。整首歌一如刘禹锡其他歌风格一般,豪放、旷达、乐观,毫不妥协,对前途充满信心。

歌的一二两句即表明人自己的心态,不要说谗言如汹涌的浊浪扑面而来,不要说自己目前迁客的身份有如沉睡江底的沉沙,难有见天日的日,显然,这是作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类似七绝之类的短,本当是较忌讳重字重句的,但作者一开首就接连两个“莫道”,不仅造成语气上的连贯,而且明白地抒发了自己坚定的、不屈不挠的决心。此外,作者在一二两句里连用两个明喻,既关合眼前之景,又达到了“写物以附意”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的目的。再者,人在这两句中明言“谗言”与“迁客”,一彼一己,实则最后归结自己的态度,表明周围环境不论如何恶劣,自己处境如何艰难,都毫无畏惧。

第三四两句是说,真金毕竟是真金,千淘万漉虽然极其艰辛,但吹尽蒙在上面的狂沙,真金还是会重见天日的。这两句人以淘沙见金以喻遭贬之人,终将会洗清罪名,昭雪天下,表明了人对前途充满信心,对落井下石、散布谗言的*小人的极度轻蔑。

整首歌颇具民歌风格,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而且通篇用比喻,或明喻,或暗喻,起到了很好的突出主题的作用。

点击查看更多《诗经:君子于役》鉴赏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58074.html

热门阅读

  1. 郭沫若散文作品《白鹭》赏析
  2. 小学第二学期教研工作总结范文
  3. 智能手机的无线通信方式探析论文
  4. 陶罐碎了美文
  5. 法院副庭长竞职演讲稿
  6. 关于大学生的市场营实践报告
  7. 我最好的朋友爸爸作文600字
  8. 关于读书的诗句大全
  9. 阿长与《山海经》优秀教案
  10. 腊八暖心祝福语
  11. 名家关于春天的诗歌大全
  12. 经过时间检验的真情情感散文
  13. 教师校本研修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14. 有关春节的祝福语短信
  15.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心得体会
  16. 《全神贯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7. 201年高考励志祝福语
  18. 露珠项链 童话故事
  19. 关于开展暑期主题征文比赛活动的启事
  20. 各行业面试自我评价推荐
  21. 古诗《游子吟》语言教案与反思
  22. 柳永是什么派诗人
  23. 小年夜问候祝福语大全
  24. 偷影子的人的读后感范文
  25. 201春节搞笑祝福语15字之内
  26. 游荡、沉沦美文
  27. 希腊神话故事《阿伽门农试探希腊人》
  28. 张先《一丛花令》原文及译文赏析
  29. 教师爱岗敬业的心得体会范文
  30. 三字经里的故事大全
  31. 小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32. 文天祥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33. 立志奋进读书名言
  34. 高中关于介绍春节为话题的写事作文1500字
  35. 包藏祸心成语造句
  36. 美人鱼与王子的故事
  37. 201年元旦快乐祝福语精选
  38. 现代诗歌《飘雪》
  39. 2016万圣节留言祝福语
  40. 2016年圣诞节欢乐祝福语精选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