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荷花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8-31 12:15:03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荷花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是叶圣陶。课文描写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是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

学情分析:

课题直接揭示了全文所要描述的中心内容,使作者一看就知道了文章是描述荷花的美丽,激发了主动阅读的兴趣。通观全文,作者是按照观察顺序进行叙述、描写,层层深入,把情感逐步推向**,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趣。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绳子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生活的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或幻灯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然后说说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季节里的景象。

2、你见过荷花吗?在哪儿看到的?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1)全文共有多少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三、精读训练

1、导读第1自然段。

2、启发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比较句式:一进门就闻到花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进门闻到花香,我往荷花池边走去。

四、布置作业

1、读读写写

2、比一比,再组词。

胀()翩()蹈()蜻()张()遍()稻()清()

第二课时

一、继续精读课文

1、导语第2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仪。

启发思考:我去公园玩,一进门就被荷花的清香吸引着前往观赏。那么,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齐读第2自然段。

反馈,交流。

(1)从“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这几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这个句子写出了荷叶什么特点?

(2)比较句子: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伸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3)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掌握刚开的、全开的和将要开的三种荷花的不同形态,并能结合展开露出饱胀破裂等词语感受荷花的勃勃生机。

(4)

指导朗读。通过朗读几进一步感受荷花盛开的动态美感及其勃勃生机。

2、导读第3自然段。

(1)过渡:这里,无论是哪一朵荷花都十分迷人,那么满池的荷花什么样的?指名读第3自然段后交流。

(2)为什么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3)指导学生抓住“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很美”、“也很美”、“活的画”等词语进行朗读,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对荷花的由衷赞叹。

3、第4自然段。

(1)过渡:面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作者深深陶醉与美景之中,这时他有什么感觉?

(2)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又感到自己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呢?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语,用轻缓的语调,柔和的语气进行朗读,体会作者被美景陶醉,产生物我一体的特殊感受。

4、第5自然段。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在看荷花呢》”说明了什么?

二、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教师小结:课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静态美,而且通过想象写出了荷花的动态美,反映了作者热爱荷花、热爱美好生活的情趣。

3、朗读课文

4、指导背诵。

三、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

1、2018年部编九年级22课范进中举

这个故事是《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进是个士人,他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又一直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本写他接着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一事,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士人的丑恶灵魂,同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儒林外史》是一部社会讽刺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末世衰颓的世风。仔细探究课的讽刺手法,对我们阅读这部说很有帮助。课的讽刺手法有:

1、夸张手法 2、对比手法

3、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 【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伟大艺术成就。

2、阅读习,把握说的结构层次,概括说故事情节,进行概括能力的锻炼提高。 3、依据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4、赏析典型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的言,揭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 5、掌握本的运用的表现手法。 【重点】

1、了解说的脉络,概括说的基本内容。

2、生动形象的言。典型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的特征,揭露当时社会的众生相:人物形象分析的要点是范进。

1、典型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及范进形象的典型意义。 2、众乡邻及张乡绅的表现及映出当时的社会现象。 【

因课篇幅较长,需要课前做好预习,要指导生结合“注释”理解疑难词的意思,熟悉课内容,为课堂习做准备。

一、对作者,作品及课内容的简短的介绍,导入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400余年。《儒林外史》是我国及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说。全书的故事情节虽有主干,但有一个中心贯穿全书,那就是反对*科举和*礼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度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揭露了“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反映了当时社会事态的炎凉。作者吴敬梓,清代说家。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是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主人公范进是个读书之人,生活极为贫困。他从20岁就开始应考,一直等到54岁。在这30多年中他经历了20多次的应考。整整考了35年,54岁才考中秀才又进了一个举人进士。(科举分极:书生→秀才→举人→状等)。中举以后,范进怎么样了呢?阅读课

二、研读课 1、整体感知:

速读课及“注释”,进一步了解课内容,掌握内容基本情节

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中举谦和中举后两部分。为了更具体的了解章内容,我们逐层概括一下章的内容。

⑴ 范进中了秀才,丈人胡屠户到家里贺喜。

⑵ 范进要去参加乡试,想胡屠户借钱,被骂个“狗血喷头”。瞒丈人前去应考。 ⑶ 发榜之日,家里已几天没饭吃,范进到集上卖鸡换粮食。 ⑷ 范进中举,喜极而昏,救醒后又发起了疯经直走到集上耍疯。 ⑸ 从集上被寻回家,曾做过知县的张乡绅又送房子又赠金子。 2、结合具体描写(典型细节描写)引导生品味人物形象: ⑴ 范进:

① 引导生在书上划出自己以为的范进中举后的最精彩的描写,读一读,谈出自己的理解。

② 以范进不看便罢„„一直到集上去了“为典型描写,集体讨论,理解,习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人物的心理”,思考讨论题:这段字写了范进中举后的疯态,这是精彩的描写之一,你认为好在哪儿,揭示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总体理解明确:

这段字从人物的形态、动作、言,神情等方面,生动形象,细致地刻画了中举后的疯态,栩栩如生。这充分说明范进见到报帖时的内心的高兴是无法控制的,感情的冲动使他失去了理智,他几十年苦苦挣扎,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朝到手,他几十年贫困的生涯从此结束,他情不自禁的喜发疯,又悲,可笑。

③ 抓住动词,琢磨意味,

A、为什么范进见到报帖,用了“看”和“念”两个动作?

B、看完以后为什么又用了“拍”和“笑”来描写范进的神态,动作。 C、喜极而昏,醒来后为什么又不由分说的往门外飞“跑”? D、“踹、挣,跌,”表现了什么心态?完全失去理智,得意忘形,疯劲十足。 明确:

A、几十年的苦苦追求,对突如其来的喜讯,不敢相信,如在梦幻之中,“美”“念”一遍才确信是真的。

B、狂喜变态,旁若无人,失去理智,要向社会的宣布自己的成功。 C、意味着他疯得不知东西南北。

④ 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范进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除此以外,范进还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从中找出依据来。

⑤ 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及意义。 交流明确:

范进:大半生贫困潦倒,逆来顺变,沉迷于功名富贵的下层读书人的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灵魂的不可救药的腐蚀和毒害。

⑥ 讨论: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 (答案不拘一格,言之有理既可。) ⑵ 其他人物:

范进中举以后,胡屠户,众乡邻以及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众生相?

① 胡屠户:中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奉承的,恭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幅,通过言描写,把一个市侩形象活生生的勾画、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了指导生从书上找出几处句前后对比,加以理解。

如:“现世宝”“尖嘴猴腮” “贤婿”“老爷”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才又高” “撒抛尿自己照照”

“天上的星宿”

“一付大肠,一瓶酒”

、八斤肉”,“四五千钱” ② 归纳理解:

胡屠户的表现:前倨后恭:是一个典型的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市侩形象。 ⑶ 张乡绅:

中举前不屑一顾,中举后竭力拉拢,主动贺喜,叙“世好”,赠金,送房。 道貌岸然,老奸巨猾 ⑷ 众乡邻。

中举前漠不关心,中举后人心帮忙(略)

结:可见*科举的流毒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从他们身上足见*社会的世态炎凉,这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3、深入分析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思考:有阅读经验的人往往善于从优秀作品中的描写中了解社会。作品中看似闲笔的地方,往往大有深意。作者描写范进中举的疯态及前后不同境遇,我们对范进生活的社会有哪些了解?

⑴ *科举制度使落者贫困潦倒,使及者飞黄腾达。 ⑵ 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把一般人的灵魂扭曲得不成样子。

⑶ *官僚不仅享有巨大的特权,而且贪污*,读书人一旦爬上去,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便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

4、引出说主题: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

5、指导生就说的故事情节,了解本的艺术特征:

⑴ 用人物的言刻画人物的性格,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人物的形象,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⑵ 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① 范进中举惊喜发疯,运用夸张的手法,但不失真。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具有尖辣的讽刺效果。

② 对比手法主要用于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作者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他的性格。使他的性格跃然纸上。对他的对比的描写又产生了巨大的讽刺的效果。

三、作业:缩写练习

用自己的话编写本的故事情节,要求情节清楚,重点突出。

中举后 范进:低三下四,懦弱

圆滑世故(热衷功名利禄)

胡屠户:鄙视、辱骂、

大加赞扬,殷勤备至 前倨后恭(嗜钱如命

嫌贫爱富 粗俗势力 蛮横

趋炎附势 阿谀奉承)

张乡绅:不屑一顾

主动贺喜巴结,送房赠金(道貌岸然然 老奸巨猾) 众乡邻:漠不关心

热心帮忙(嫌贫攀富)

2、八年级

一、思路:

一般来说阅读“事理说明”类的章以及我们探索世界万物的奥秘时,包括两方面的情况,一是认清是什么,有什么,二是弄懂为什么,八年级。本十四课《宇宙里有些什么》主要明确天体是怎样构成,十五课《儿为什么这样红》、十一课《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主要明确客观物质世界的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十二课《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则主要表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永无止境,应不懈努力。时,应强调整体联系,每篇课之间的内在关系。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探索永无止境的顺序来组织。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各个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影响力。课程目标指出:“在发展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潜能,逐步养成事实求是,崇尚真知的科态度,初步掌握科的思想方法”。师应用多媒体演示或丰富的感性的言的`等多种形式来创情境,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巧妙地转换本信息呈现形式,重视本的解读。利用多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调动主体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能自主、合作形成探究专题,并从作品中领会到科精神和科思想方法,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等。本还要求指导写简说明,掌握说明写作的一般方法。 还要指导生了解主办校刊的基本要求,尝试办一份校刊。

二、目标:

根据课程目标 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理解课所介绍的有关内容,激发探索科奥秘的兴趣,培养热爱科、献身科的精神。

了解课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并结合课内容说出他们的作用。

体会说明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掌握说明写作基本要求,写简的说明

了解主办刊物的基本要求,尝试办一份刊物。

三、课时安排:总课时14课时

整体习 1课时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课时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1课时

《活板》 2课时

《宇宙里有些什么》 1课时

儿为什么这样红》 1课时

山市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1课时(可放在课外)

结 1课时

1课时 确定本习内容

一块:了解内容,制定习目标,初中二年级案《八年级》。

步骤师组织生活动备注

1导入:让生浏览目录、课明确任务。

2**,指导。浏览目录、课等。

3讨论:本的课与课之间又有哪些互相联系的地方?讨论,交流。

4布置任务:根据内容制定相应的习目标。确定自己的习目标。

反思

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组。

步骤师组织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们随便谈谈。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2针对这些你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自己的活动方案。同和你有相**趣的同组成自己的专题研究组。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组。

3**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制定活动划、方案。

反思

2课时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习目标:

1、能说出章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探觅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会从科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课前准备

1、通读课,读准课中的生字词。

2、联系上下,知道如光怪陆离、空中楼阁、枪匹马等词在中的具体含义。

3、课前收集有关海市蜃楼的材料。

4、从报刊或网络上收集除课介绍的奇怪现象外,还有哪些奇怪现象,并进一步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课堂

步骤师活动生活动反思

1、创情境导入

3、2018年部编九年级22课范进中举

课题名称

讽刺艺术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欣赏作品,感知艺术形象中的讽刺艺术。

难点分析

作品中让生直接感知讽刺艺术对于九年级大多数生有些难度,因为这高于他们赏析的能力范畴。

1.通过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作品,感知艺术形象。

2.通过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

导入

一、出示《儒林外史》的图片。

提问:看到这本书,你想到了那些?

(吴敬梓

张乡绅

王冕

严监生……、*科举制度

腐儒

进步士人、讽刺艺术)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作品简析

《儒林外史》整本书特点

1.

没有一线到底的人物和情节,这回的主要人物到下一回就退居次要。

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鲁迅

2.

以同一主题贯串全书。

以反对科举制度、*礼为主干,运用自如地安排各类人物和故事。

3.高超的讽刺艺术。

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进行全面分析和经验总结概括的是中国化**的主将鲁迅

三、《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以范进中举为例

1、故事梗概:(请生概括)

范进原先是一个穷书生,遭到了街坊四邻以及自己老丈人胡屠户的讥笑嘲讽。为了考取功名不惜让自己的妻子母亲饿着肚子,终于,在范进的努力下考到了举人,让大家刮目相看,但是因为不相信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竟然神经错乱疯了起来,最终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恢复正常。

2、讽刺手法的运用

(1)对比讽刺:

如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对比。

称呼不同。中举前称他为“现世宝”、“癞蛤蟆”,中举后称他为“贤婿老爷”、“天上的曲星”

外貌的描述不同。中举前说他“尖嘴猴腮,不三不四”,中举后夸他“才高,品貌好”

贺礼不同。中举前是“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中举后是“八斤肉,四五千钱”;

离开范进家的动作神态不同。中举前离开时是“横批了衣裳,腆着肚子去了”,中举后离开时是“千恩万谢,低着头,笑咪咪地去了”。

通过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形象跃然纸上。

还有众乡邻的对比:范进中举前对范家揭不开锅,在死亡线上挣扎而不闻不问,范进中举后赶紧送酒送肉,搬桌拿椅。作者对他们嫌贫爱富的心态,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对比之中写出人性淡薄和世态炎凉,极富讽刺意味。

(2)夸张讽刺:

当范进面对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大喜时,他那颗因饱经辛酸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灵,承受不住这强烈的刺激。于是,“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作者从范进几十年的辛酸悲苦来写这极度兴奋的一瞬,把看似荒唐的现象表现得如此合乎生活的逻辑,将当时的读书人热衷“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乃至发疯这种社会现实加以夸张的描写,从而达到了尖锐的讽刺效果。

(3)细节描写:

章在写范进中举后胡屠户被众人要求打范进一巴掌,打好后“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他是自己觉得“疼”,完全是心理原因的“疼”;再写他“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发现巴掌弯不过来,更令人捧腹了。后面还记录了他的心理活动,觉得是“曲星”打不得,“菩萨较起来”,当他这样想,就觉得“更疼得狠了”。后面他还向郎中要了膏药贴着。这里的细节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后内心的偏离都表现出来了,曾经把范进骂得狗血淋头的人,现在还心里有害怕了,认为自己打不得范进。这全是因为中举啊,真是讽刺。

范进中举后,给胡屠户钱,当时范进递给胡屠户银子,胡屠户假装客气,要还给范进银子。只见他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慢慢地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著;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当范进表示推辞后,“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看来,这胡屠户并不是真心要还给范进银子,这里把胡屠户的贪婪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假客气、真贪财的嘴脸就刻画得惟妙惟肖了。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范进中举后的这一段,体会一下这讽刺意味。这些反映了什么?

明确:反映了当时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的世风。

作品以范进中举前后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把各种人物搬到生活的舞台上,调动讽刺艺术的各种手段,让一幕幕精彩场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尤其是通过范进和胡屠户这两个典型形象的塑造,无情地抨击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精神摧残和对人们思想的腐蚀,活现出某些人物的卑污灵魂,谴责了追求功名富贵的肮脏思想和*社会的丑恶的道德风尚。

点击查看更多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荷花的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61079.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西门豹》教学反思范文
  2. 歌颂护士妈妈的诗歌
  3. 描写春天的古诗相关推荐
  4. 元宵节的记事作文
  5.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6. 除夕夜作文500字
  7. 创建节水型学院的工作总结
  8. 父亲节的作文150字
  9. 201年鸡年小年夜祝福语大全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范文
  11. 白露节气祝福语录
  12. 我的英语老师初一作文1500字
  13. 二年级赞美老师的诗句有哪些
  14. 汉语拼音知识总结的内容
  15. 女性健康知识讲座开班仪式发言稿
  16. 《启示与警示》读后感
  17. 庆元旦作文
  18.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丑小鸭》教学设计
  19. 201年期末考试搞笑祝福语
  20. 关于小班的半日游戏活动计划
  21. 201年鸡年企业拜年贺词
  22. 2018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计划
  23. 体现出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
  24. 2016年老师给高考生的励志祝福语
  25. 《月光曲》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26. 2019春节对联七言大全
  27. 201年异性朋友生日祝福语大全
  28. 春节大团圆小品剧本《车厢里的大年夜》
  29. 分手的句子
  30. 网络很押韵的经典语句摘抄
  3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模板
  32. 走访农村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33. 中学优秀教师述职报告
  34. 关于春节作文500字精选
  35. 关于不诚信的故事
  36. 201年给员工新年拜年祝福语
  37. 衬衫领子的童话故事
  38. 高职高专网络营销精品课程管理研究论文
  39. 设计公司工作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40. 自信的美文摘抄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