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月亮船》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2 14:43:10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月亮船》教学设计

1、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我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2、学习讲述故事,能学说故事中的角色语言,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互相帮助、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幼儿通过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是使幼儿知道祖国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长的长城、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学习讲述故事。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除了要以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主要采用了游戏法、观察法、启发式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2、故事磁带;

3、入、退场音乐;

4、活动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5、崇义简介的视频。

一、开始部分:以舞蹈“划小船”进入活动室。

师:(随音乐做划小船的动作进入活动室)刚才,小朋友划着自己的小船来到了活动室,老师这儿也有一条船,它是月亮船,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基本部分: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讲述故事。

(一)播放故事磁带,让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倾听后问:

1、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2、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

(二)通过多媒体课件分段学习故事。

⑴播放多媒体课件,学习第一段故事。

学习后问:

1、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她睁开眼看到了什么?

2、讨论:故事中说的“陌生的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3、蒲公英碰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蒲公英又碰到了谁?螳螂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蒲公英最后碰到了谁?蒲公英是怎样对她说的?

⑵播放多媒体课件,学习第二段故事。

学习后请幼儿抢答:

1、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哪一个?(太平洋)

2、世界上最高的是什么山?(喜马拉雅山)

3、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什么广场?(天安门广场)

4、蒲公英的家到底在哪?(万里长城大墙下的一棵小草旁)

(三)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随背景音乐完整讲述故事。

(四)学习讲述故事。

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边看图边讲故事。

(五)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1、问:蒲公英的家在中国,你们的家在哪儿呢?那儿有些什么美丽的景物呢?你们喜欢她吗?(教师引导幼儿从崇义的名胜古迹和其发展变化来自由结伴讨论,师生共同小结,共同感受热爱家乡的情感)

2、幼儿欣赏简介:我爱家乡崇义

3、教师小结:小朋友,我们是中国的小主人,不仅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还要从小学好本领,长大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

三、结束部分:以舞蹈“划小船”离开活动室

师:让我们坐上“月亮船”到我们美丽的家乡去游玩吧!

拓展阅读

1、《小青花》

1.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4.认识本课生字新词,会写“鬓、访”等7个生字;理解“两鬓斑白、锲而不舍、纷至沓来、迷惘、茅塞顿开”等词重难点:

1、了解“我”是怎样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

2、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 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欣赏青花瓷图片。

(青花,一种白地蓝花瓷器的名称。其瓷,胎骨滑腻,晶莹柔润;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其釉,光洁净,白中泛青;其色,青翠欲滴,*不褪。青花瓷一向被誉为人间瑰宝,居景德镇四传统名瓷之首。)

二、检查预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习生字词。

2.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我开始了苦苦寻觅”一句。看看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由来。哪些段落写“我”苦苦寻觅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3.轻声朗读课文的两个部分,把生字读准。指名读生词。正音,并说说自己理解的词。 (重点理解:

两鬓白、锲而不舍、瑕疵、纷至沓来、迷惘、 茅塞顿开 )

4.齐读课文,说说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4自然段)默默期盼,父亲要子寻找残缺青花。这是故事的前因,写得比较简洁。

第二部分(5——16自然段)苦苦寻觅,子终于得到祖传配方。这是故事的结果,写得很详细。

三、小结

美丽的青花,一代代艺人的骄傲和满怀的心事都凝聚在上边。到底父亲要子找到什么东西呢?下节课再一起琢磨!

四、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听写生词。回忆课文的条理。

二、细读理解。

(一)研读“默默期盼” 习1-4自然段。 (1)思考:

1.父亲是一个怎样的瓷艺人?(用原文回答)

2.他我瓷艺,为什么不传配方给我?(用原文回答)

3.后来,父亲为什么又郑重其事地把一尊残缺青花交给我?(用自己的话回答)

(2)细读感悟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人物作、、神态、外貌的句子,理解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父亲郑重其事地交给我一尊青花瓷瓶。 (“郑重其事”描写了父亲的神态,“交给”描写了父亲的作,说明父亲做这件事情时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外貌神态: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 (“两鬓斑白”是外貌描写,写出了父亲已经上了年纪。“企盼和沉默”是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对我传承瓷艺寄托着厚望,并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 :父亲说:“你应该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到我的配方了。”(这句话描写了了父亲的,点明了父亲的心愿。)

(父亲对子承接瓷艺寄托着厚望,并有着自己的良苦用心。作为瓷艺人,父亲知道单单的表达,是无法让到制作青花的配方的,只有让“我”在实践中领悟才是最佳的办法。

(二)研读“苦苦寻觅” 默读5—16自然段。 (1)思考:“我”苦苦寻觅青花的祖传秘方,主要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寻找 —复制—创作)

(2)交流寻找 、复制、创作三个阶段中的重点句子,并体会其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寻找:

我如饥似渴地翻阅关于青花的书籍,渴望能在艺术的海洋中探访到那片青花。 (“如饥似渴”说明“我”的热情很高。这句话写出了“我”先从书籍中探访青花。)

看完了书,我又在古窑的碎片中寻找青花。 (再写“我”在古窑的碎片中寻找青花。)

我锲而不舍地翻寻着历史的遗迹,终于找到一片完全吻合的青花。 (“锲而不舍”说明“我”为了寻找青花有恒心、有毅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

我小心地粘合寻到的瓷片,修复青花。 (“小心”说明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复制:

我决心复制祖辈的青花来弥补那残缺的一片,我要让祖辈的青花不再有任何的遗憾。 (“决心复制”说明“我”在修复青花不能让父亲满意的情况下,尝试着走另外一条弥补残缺青花的道路。) 创作:

2 ◎ 于是, 我不再把希望寄托在寻找古人的青花瓷片上,而是开始自己配料,自己制作那片理想中的青花 。

(这句话说明“我”决心摒弃修复、复制等方法,决心自己创作青花。)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在残缺的瓷瓶上贴上自己制作的青花瓷片, 完全吻合。 (“迫不及待”表现了“我”非常急切的心情。)

(三)默读5—16自然段。

1、思考:画出描写“我”心理和父亲神态变化的句,注意有怎样的变化,从中你体会出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父亲从“不满意——冷眼——笑容”,实际上是表现了他要求子去创新瓷艺„„)

2、理解中心句

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 (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才是青花的归宿,要不断追求,敢于创新,打破前人的思维模式,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完美。)

三、总结拓展

我赞美独树一帜的“人间瑰宝”----青花瓷,更赞美(瓷艺人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

四、作业

1.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采集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在采集本上。 板书

父亲

默默期盼

不满意——冷眼——露出笑容

苦苦寻觅

寻找——复制——创作

传承————超越

2、《小青花》

1.欣赏故事,了解小青花跟随小黄猫外出的神奇经历。

2.愿意帮助小青花,小组合作根据花纹的提示拼图。

3.知道勇敢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美好的感受。

PPT课件、图片卡、拼图游戏材料

一、谈话导入

1.说说各自喜欢的玩具: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有趣的话题,谁愿意告诉我,你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2.介绍我心爱的玩具:小青花

你们见过这种花纹吗?想想在哪见过这样的花纹?

小结:像这样在瓷器上的、蓝白相间的花纹,我们叫青花纹。

二、欣赏故事

1.第一段:(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如果你是小青花,你会愿意待在院子里还是愿意跟随小黄猫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结:安安稳稳待在院子里能给你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勇敢地走出去能够收获更多美好的感受。小青花又会怎么选择了?让我们继续听故事。

2.第二段:(师继续讲述故事至小青花离开小院子)

坐在小黄猫的背上,你们猜小青花会看到什么呢?

播放PPT,师简单介绍画面中出现的山水楼桥,帮助孩子感受这些景色同样的美丽和不同的精彩。

这一路上的景色,你们也都看遍了。来说说都看到了什么?

(比较祖国的山、水、桥、楼的不同)

中国有一座最高的山,是世界屋脊。知道叫什么山吗?知道它有多高吗?

中国的母亲河叫什么?

现在的房子越造越高有什么好处?

3.第三段:

小黄猫捡起一地碎片来到中国一个非常有名的'古镇,你们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小结:景德镇是全世界造青花瓷最好的地方,在这里小黄猫遇到了最会做小瓷猫的老爷爷。

三、操作体验

师:小黄猫和老爷爷要拜托你们一件事,请你们小组之间合作,把小青花修复的天衣无缝。

什么叫“天衣无缝”?

一起来看一看,哪只小青花修复得天衣无缝?

小结:“天衣无缝”就是两块贴在一起一条缝也没有。小青花在家的帮助下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四、 延伸

1.亲子阅读:与爸爸妈妈共读绘本《小青花》,说一说、演一演有趣的故事情节。

2.个别化:在美工区开展小猫陶泥的,感受制作陶泥的快乐。

3、美术:彩色的雨

对颜色有较高的兴趣,能胆而富有个性的涂色。本将营造缤纷多彩的环境,通过的想象力,运用多彩的短线和点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七彩雨,以引发对绘画的兴趣。针对我现有的绘画基础,引导从熟悉的小雨点突破口,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画面,同时鼓励不断地变换颜色,胆地表现。

1、引导是否能点出多变的小雨点,即线条、点等认识

2、激发对颜色绘画的兴趣,积极参与绘画

3.培养对抽象事物的想象力。

1、材料准备:油画棒、人手一份画纸

2、知识准备:观察过下雨时雨的情景。

一.绘画雨点。

1、启发谈话,引起兴趣师:"今天太阳公公见到小朋友来上了,他很高兴。可是忽然一阵风把小云朵吹来了,慢慢的"嘀答、嘀答"下雨了,雨是从哪掉下来的?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雨点吗?是什么样的?

自由讨论举手回答,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小结:下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2、操作演示,引出内容

(1)演示讨论,共同参与

A 、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哗!哗!下了一场雨。试画(强调从天空中滴下来,直直的,长长的。)

B 、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讨论)

(2)激发兴趣,尝试取名

A、演示用各种颜色的短线画小雨点。

雨越下越小,太阳公公出来了。咦,小雨点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怎么回事?(讲述)五颜六色的小雨点可真漂

B、这么漂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取名:七彩雨、美丽的雨等)3.老师讲解要注意的地方,及绘画的方法。

三、创作,师观察指导。

(1)引导创作:下雨啦,我们一起来看漂的小雨点。(雨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等),能将最喜欢的颜色雨先画出来吗?

(2)老师给发画纸和油画棒。

(3)作画,师观察指导1)观察调换颜色画的情况。

2)观察能否画出小基本相同的雨点。

3)能否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以歌方法结束

听老师念《小雨点》的歌。

(小雨点,凉又甜,又蹦又跳下的欢。种子喝了发嫩芽,花喝了更鲜艳。)

五、师点评

师点评的作品,表扬胆绘画的,纠正个别不正确的绘画习惯。例如:雨点太少了,颜色不够丰富等情况。

本次本人由故事导入,以情景贯穿的手法,把整堂美术课贯穿起来了,兴趣比较浓厚,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基本能够区分短线、长线、点的概念,画的也比较不错,但是有部分在用色方面还要加强,颜色可以再丰富一些,提高画面的质量及美观效果。

以下是手画画时拍摄的照片,有师个别指导的,有专心操作的,还有认真观看他人绘画的过程。

4、《小青花》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上体现以下几点:

1.培养生的概括能力,使生能够抓住文章关键词句进行揣摩、品味,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两代人为传承和创新青花技艺所付出的努力,感受青花瓷人身上的可贵精神。

3.使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培养感。 目标:

1.帮助生认识“鬓、疵、沓、昭、惘、窥”;会写“鬓、访、锲、嬉、沓、惘、窥”;理解“精湛、弥补、遗憾、两鬓斑白、探访、锲而不舍、纷至沓来、迷惘、嬉戏、郑重其事、如饥似渴、茅塞顿开”等词

2.指导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青花瓷人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赞颂之情。

3.引导生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4.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重难点分析: 重点:

1.引导生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关键词句蕴含的感情。 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师准备:关于青花瓷的多媒体课件和文字材料、图片、歌曲等。

2.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青花瓷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一)了解青花。

1.播放歌曲《青花瓷》片段,配合课件出示青花瓷器的图片。 2.了解青花的资料:出示“习链接”。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师过渡:(展示课件)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小姐的礼服,灵感也来自于青花瓷。青花为什么有如此高的价值呢?这节课,我们来习一个关于青花的人故事,相信一定能带给你很多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请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习生字词。 精湛:精深。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填足。

遗憾:遗恨;不称心,可惋惜。 探访:访求,搜寻。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嬉戏:游戏;玩耍。 瑕疵:微小的缺点。

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两鬓斑白:头发已经花白了。

纷至沓来:纷,众多。沓,重复。连续不断地到来。

郑重其事:对事情采取慎重认真的态度,一点也不马虎、不敷衍。

如饥似渴:像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那样。形容非常迫切的情状。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住一样,现在一下子打开。比喻突然一下子明白了。

(二)引导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以“青花”为线索,写父亲让“我”修补他故意打破的一尊青花瓷瓶,“我”修复、复制仍然不能让父亲满意,在迷茫、思索后,找到了自己的青花,懂得了艺术没有“祖传秘方”,只有在超越中得到传承的道理,歌颂了青花瓷艺人执著的创新精神。

三、深入习,理清层次

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围绕“青花”写了哪些内容?

生交流 :

起因(1—4):父亲考验“我”要得到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先修补残缺的青花。

经过(5—15):为了能让父亲满意,“我”经历了翻寻、复制到自己制作的过程。 结果:“我”明白了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这就是父亲给我的 “祖传配方”。

四、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指名读第一部分。了解“我”的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

(二)生交流。

1.“以青花为业”:

用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体会出“我”生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制瓷世家之中。

2.“以青花为荣”:

用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帮助生理解父亲制瓷技艺高超,远近闻名。

生的审美体验,激发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生从文本入手,感受“我”的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为理解下文父亲的“良苦用心”做铺垫。

(三)师过渡:作者的父亲只授他瓷艺,却不肯传他配方,直到有一天,父亲交给他一尊残缺的青花瓷瓶,让他寻找青花的碎片,父亲的用意何在?

(四)请生默读第

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父亲作、神态的句子,并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展示课件)

1.生交流,师引导。

(1)“父亲郑重其事地交给我一尊青花瓷瓶。”

从“郑重其事”这个词中能感受到什么?(父亲的态度严肃)

(2)“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

①父亲期盼什么?想说什么?为什么最终还是沉默? ②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把感受送进这句话再读。(“充满了期盼”说明父亲对“我”寄予了厚望。欲又止的“沉默”里饱含着父亲不能说破的良苦用心。这句话体会到父亲对青花制作事业的热爱,对“我”充满了企盼。)

(3)“可是,父亲一脸肃穆……”

①父亲为什么一脸肃穆,这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请生补白。

②指导朗读,体会父亲对“我”的良苦用心。

2.师小结:父亲如此郑重地交给子一尊残缺的青花瓷瓶,究竟是让子找寻什么呢?下节课继续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2.用“闻名天下、郑重其事”各写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一)请生用简要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师过渡:面对父亲的考验,“我”是如何修补这尊残缺的青花的?

二、深入习,细读理解

(一)默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了得到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我是怎样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的?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二)小组内交流,生汇报。修复———复制——创作

(三)自读第二部分。

思考:在这三次尝试当中,“我”和“父亲”都有怎样的表现?画出相关句,并批注出自己的理解,再在小组内交流。

生在内交流画下的句子,师引导:

1.请生交流“修补青花”这部分内容,师相机引导生理解以下句子:

(1)“我如饥似渴地翻阅关于青花的书籍,渴望能在艺术的海洋中探访到那片青花。”

从“如饥似渴、渴望”中能体会出“我”怎样心情?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句子。(心情急切、努力、入迷)

(2)“终于,有一天,我在一堆破碎的瓷片中找到了一片,它竟然和那瓷瓶上缺的那片青花完全吻合!”

从“终于、竟然、完全吻合”这些词中能感受到“我”是怎样的心情? “终于”说明艰辛的劳终于有了回报,是多么不容易。

“竟然”写出了“我”找到瓷片时的惊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结尾的感叹号表达了“我”内心的激与兴奋。 并试着读出来。(后一句读出惊喜的气)

(3)“我小心地粘合着青花,并满情期望地交给了父亲。然而,修复的青花并不能让父亲满意。”

父亲对我修补的青花并不满意,“我”此时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失望)

2.请生交流“复制青花”这部分内容,相机引导生理解以下句子:

(1)“我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中:我已经找到了瓷片,不是吗?我已经修复了青花,不是吗?我的技艺不够精湛吗?我的青花不够完美吗?”

①作者为什么连用两个“不是吗”和四个问句?这是为了强调 “我”怎样的心情? (一连串的自问,写出了“我”痛苦的心路历程,“我”在矛盾与思索中继续寻找青花的答案。) ②指导朗读句子。

(2)“我决心复制祖辈的青花来弥补那残缺的一片,我要让祖辈的青花不再有任何的遗憾。”

我的心情此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句子中的哪些词可以感受到呢?(重新振作,执著) (3)“复制的青花,没有丝毫的瑕疵,却仍然遭到了父亲的冷眼。”

①从父亲的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虽然复制的青花没有任何瑕疵,但那只是祖辈的青花,所以父亲仍感到不满意。表达了父亲追求完美的执著精神。)

②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此时你会有何想法?

3.请生交流“创作青花”这部分内容,师相机引导生理解以下句子: (1)“在梦想中,祖辈的青花纷至沓来,仿佛在向我昭示着什么,而我凝视着满地的毛坯,满眼的迷惘。”

此时,“我”心中会想些什么呢?透过“凝视”这个词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 (“我”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在“迷惘”中苦苦探寻青花的答案。) (2)“这时,我仿佛听见,我的青花像一尾欢快的游鱼在清澈的溪流中歌唱。”

这句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什么?(把青花比喻成“游鱼”在水中歌唱、嬉戏,形象地表达了“我”获得灵感后无比快乐的心情。)

(3)“在绚烂的青花中,……”

①请生联系上文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我”站在古人肩膀上找到的青花呢?(是因为“我”修补、复制都是在习古人的技艺,而如今灵感的来源是吸收了古人的经验和智慧产生的。意思是“我”在不思地思索与实践探究中,掌握了祖辈制作青花的工艺。)

②你认为这青花仅仅是我“找到”的吗?(不是,是我通过执著地努力,不断地实践得来的。)

③“属于自己的青花”是什么意思?

(“我”在祖辈所制作青花的基础上,独立构思,制作自己理想中的青花,这是自己创作的,是属于自己的青花,而不是对祖辈的青花的修复与复制。)

体会:“我”为之所付出的努力,感悟父亲无声的引领,以及“我”执著不懈的精神。

㈣.小结过渡:对于“我”自己创作的青花,父亲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他的笑,也使“我”终于窥破了当初他故意打破那尊青花的心机。原来,父亲是为了让“我”明白什么呢?

1.请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

“修复和复制”只是维持青花的原样,青花的制作工艺只会止步不前,所以不是青花的归宿。

“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是在继承祖辈制作青花的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超越,青花的制作工艺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制作出更完美的青花来。因为父亲追求创新,所以他烧制的青花独树一帜。

2.生有感情地再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回顾,升华主题

(一)思考:父亲要的“祖传秘方”究竟是什么?(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

(二)总结:陶瓷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而中国瓷器的发展,则以青花瓷器为最早,在世界享受有盛誉,被称为“人间瑰宝”。这是一代又一代的青花瓷艺人执著追求、不断创新的结果。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同时又激励着他们不断地追求与探索,不断创新与完善,让中华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景德镇瓷器、龙门石窟、敦煌壁画„„成为了中国的象征。我们在欣赏这些杰出的艺术作品时,不得不向这些伟的先人们鞠躬致敬。同时,我们还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伟*,把中华艺术推向高峰。

(三)请生用几个词来概括文中的“我”和“父亲”。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资料,了解关于青花的知识。

2.搜集关于锲而不舍付出努力,追求理想的故事、名,制成卡片。

生明白此处的“找到”深层的含义是“创新”,由此体会出“我”成功创作青花的艰辛。

使整个按“整体——部分——整体”的习顺序进行回归,目的明确,环节清晰。用积累的词形容文中的人物,既巩固了过的词,又深化了对文章人物的认识。

点击查看更多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月亮船》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7can.com/articles/6026.html

热门阅读

  1. 教师校本研修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2. 有关春节的祝福语短信
  3.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心得体会
  4. 《全神贯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5. 201年高考励志祝福语
  6. 露珠项链 童话故事
  7. 关于开展暑期主题征文比赛活动的启事
  8. 各行业面试自我评价推荐
  9. 古诗《游子吟》语言教案与反思
  10. 柳永是什么派诗人
  11. 小年夜问候祝福语大全
  12. 偷影子的人的读后感范文
  13. 席慕容的现代诗精选
  14. 201春节搞笑祝福语15字之内
  15. 游荡、沉沦美文
  16. 希腊神话故事《阿伽门农试探希腊人》
  17. 张先《一丛花令》原文及译文赏析
  18. 教师爱岗敬业的心得体会范文
  19. 有关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
  20. 三字经里的故事大全
  21. 小学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22. 文天祥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23. 立志奋进读书名言
  24. 高中关于介绍春节为话题的写事作文1500字
  25. 包藏祸心成语造句
  26. 美人鱼与王子的故事
  27. 201年元旦快乐祝福语精选
  28. 现代诗歌《飘雪》
  29. 2016万圣节留言祝福语
  30. 2016年圣诞节欢乐祝福语精选
  31. 《菩萨蛮》李清照诗词鉴赏
  32.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33. 关于《西门豹》教学反思范文
  34. 歌颂护士妈妈的诗歌
  35. 描写春天的古诗相关推荐
  36. 元宵节的记事作文
  37.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38. 除夕夜作文500字
  39. 创建节水型学院的工作总结
  40. 父亲节的作文150字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14 15:33:35
本页面最近被 38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重庆,TA在页面停留了 200 分钟。
← 返回首页